“一個給小動物做小墓碑、小盒子的人。”吳彤常常這樣介紹自己。2015年創業至今,她用自己的設計送別了2416只小動物。那些逝去的小動物,時常給她帶去溫暖,也讓她學會理解死亡。

經過一係列調查後,吳彤發現,寵物骨灰盒設計這一産業在國內幾乎是空白。數據顯示,截至2016年,我國寵物保有量已經超過1億只,但隨之而來的寵物後事卻得不到應有的重視。國內多數主人習慣將逝去的寵物埋在小區或是郊野。因患傳染病致死的動物被隨意丟棄,或者不做消毒處理淺埋,很容易給生態環境帶來隱患。而少數對動物屍體進行火化的人,在處理寵物的骨灰時,會選擇使用茶葉罐,雖然儲存的功能達到了,卻難以傳遞溫暖。

吳彤選擇用木頭來制作寵物的骨灰盒和墓碑的原料。她覺得,木頭是有溫度的,雖然在被砍下的一瞬間,木頭就停止了生長,但它的每一寸紋理、每一個蟲眼兒,都有生命曾經停留過的痕跡。

如今3年過去了,吳彤售賣骨灰盒的網店已有近1.5萬粉絲。這裏寄予了吳彤的夢想:用Q為設計字母,她希望,小動物們離開後生活在一個叫做Q的星球上。那些曾經生病的、衰老的小動物,會恢復健康和活力;那些受傷和致殘的會復原,變得健壯。

  每個骨灰盒上都會單獨刻上一個編號,以此作為“小居民”們的身份識別。他們的故事,會更新在吳彤的微信公眾號上。在公眾號最新一期的推送裏,編號數字已經增長到2416。對很多微信號粉絲來説,2416,是那些離開的生命,也是2416段溫暖的回憶。

“與寵物道別,重要的不是形式,而是情感。”吳彤制作的骨灰盒上,沒有什麼驚心動魄的詞匯,有的只是稀松平常的話語,有時候看了還會讓人發笑。

  編號1290的小房子上,刻的是小狗拉屎的圖片。他的主人説:“我家狗精這輩子走的都是諧星路線,不想給它弄個特沉重的墓碑。就想大家看見它的墓碑,都能笑出來。”

《2017年寵物行業白皮書》披露,寵物服務類消費中,僅有4.2%的人會選擇寵物殯葬,遠遠低于寵物醫療和寵物美容。早在2014年10月,北京就開始施行《動物防疫條例》,要求寵物死後,送到有資質、可以實施無害化處理的機構,主人不得隨意處置。但依然有很多寵物飼養者,選擇將寵物遺體自行掩埋或火化。

好在變化正在發生。去年8月,吳彤私底下做過一個統計,目前全國正規的寵物火化場所不到100家。一年過去,吳彤直觀地感覺到,為寵物火化的人越來越多,北京郊區的寵物火化機構也在如雨後春筍般建起。越來越多的人找吳彤制作骨灰盒,他們不再為寵物的離去而嘆息,而是把死亡當作值得感謝的禮物。吳彤最近刻的話中,“謝謝你陪我長大”這句使用率最高。

Source: 新華網 EWS